【感言】多年前,当我还是一名记者的时候,没有工作时间概念,有的时候半夜有突发新闻也要从床上爬起来,冒着暴风雪出门采访。到偏远地区采访常常星夜兼程,回到报社熬夜赶稿子,常常一写就是一个通宵。后来在学校里工作也只有星期天半个下午的休息时间,感觉日子漫长难捱。那个时候,没有人想过我们这样没有休息日的连轴工作为的是什么,这是一种严苛的敬业概念。那时的我还很年轻,29岁之后来到美国,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,我常常在深夜的时候回想思考自己以前走过的路。无论是曾经的辉煌记者生涯,还是重创的人生低谷,都无法和我如今的平淡宁静生活相比,因为我拥有了一种支配自己时间的自由,这也是我曾经渴望拥有的生活。生活本可以不在乎虚名,不在乎金钱,不在乎浮世繁华的种种外在依托,我的心灵从未有如今这样安宁放松。写到这里,我的泪水不禁流出眼眶,是啊,我曾经的故国岁月,曾经的锦绣年华,都已经化作春天里灼灼的桃花和茵茵的绿草,饱经寒冬的等待之后是冰雪消融的美丽春色。莎士比亚写道:“To be , or not to be, that is a question.(生存还是毁灭,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。)”现代人将这句话理解为“生存是为了活着,还是活着为了生存?”其实,每个人都知道答案,却常常背道而驰,因为身不由己无法选择生活,我很庆幸至少我可以掌控自己的时。